層流壓差質量流量計的校準與維護是確保其測量準確性和長期穩定運行的關鍵,以下是校準與維護的要點:
校準要點
1.校準環境選擇:
校準環境應穩定,溫度、濕度等環境條件應符合校準標準要求,以消除各種干擾因素對標定結果的影響。
2.標準設備選擇:
選用精度高、可靠的標準測量器作為校準的參考依據,其準確性對標定結果的影響很大。
3.校準流體選擇:
校準流體應與被測流體性質相似,且溫度、壓力和穩定性都符合標準。
4.校準方法:
實驗室校準:在專業的校準實驗室進行,利用高精度的標準裝置(如標準流量計、質量流量計等)作為參考,對層流壓差流量計進行逐點校準。
現場校準:在流量計實際安裝位置進行,適用于無法或不便將流量計拆卸至實驗室的情況?,F場校準通常利用便攜式校準設備或已知流量的工藝介質進行。
5.校準步驟:
準備階段:選擇合適的標準裝置,確保校準環境滿足要求。
安裝與連接:將待校準的層流壓差流量計與標準裝置正確連接,確保密封性良好。
參數設置:根據校準要求設置標準裝置和層流壓差流量計的相關參數。
流量點選擇:根據流量計的量程和精度要求,選擇適當的流量點進行校準。
數據采集:記錄各流量點下標準裝置和層流壓差流量計的讀數。
數據分析:計算層流壓差流量計在各流量點的示值誤差,并繪制校準曲線。
調整與確認:根據校準結果調整流量計的相關參數(如系數、零點等),直至滿足校準要求。
記錄與報告:詳細記錄校準過程、數據及結果,編制校準報告。
6.校準周期:
根據
層流壓差質量流量計的使用情況和行業規范,制定合理的校準周期。一般而言,推薦的校準周期為6個月到一年之間;對于高精度要求的應用或是環境較惡劣的場所,可能需要更頻繁的校準。

維護要點
1.零點檢查和調整:
定期(如每2~3個月)檢查零點漂移情況,必要時進行調整。在生產允許的情況下,對安裝在重要監測點的層流壓差流量計,零點檢查時間應適當縮短。零點漂移值較大時,應首先檢查原因,予以排除,然后進行零點調整。
2.密封性能檢查:
在腐蝕性氣體、潮濕或粉塵多的環境中,要經常檢查傳感器接線口處的密封完好情況,以防止腐蝕接線端子,造成儀表不能正常運行。
3.工作參數檢查:
經常檢查所設置的工作參數是否發生變化,如流量、密度、溫度值等,以及流量計前后壓差是否正常。隨時查看流量變送器菜單各工作參數是否正常。
4.故障指示觀察:
定期觀察流量計的故障指示,根據故障告警指示查找故障原因并進行處理。對不同的故障告警指示,可查看產品使用說明書以確定故障原因。
5.清洗測量管:
定期清洗測量管,清除殘留污垢或沉積物,避免堵塞或附著物導致零點漂移。清洗頻率可根據介質類型和工況條件確定。
6.部件檢查與更換:
檢查傳感器外殼、法蘭連接處、信號電纜等部件的腐蝕或磨損情況,必要時進行更換或修復。同時,常備傳感器、驅動線圈等易損件,以便及時更換老化部件。
7.環境控制:
確保層流壓差流量計遠離振動源和電磁干擾源,必要時加裝減震支架或采取其他防護措施。同時,監控管道壓力波動,避免氣蝕或閃蒸現象。